牛仔褲成分與服裝吊牌不符消費者將商場告上法庭
吊牌服裝雖小,但卻是時裝本身聯結消費者的一種紐帶。它是現代時裝文化的必然產物,對提高和保護服裝企業的聲譽,推銷產品都有著積極作用。以前看到報紙上有一篇報道,一位先生因為牛仔褲成份與吊牌不符消費者將商場告上法庭。事情是這樣的:
原告
認為商場欺詐,提出三倍賠償
原告方段先生稱,他在去年5月30日到新華百貨VEROMODA專柜,以單價499元的價格購買了13條女士牛仔褲,共花費6487元。
段先生出示了購物小票及購物清單證明褲子在新華百貨購買。牛仔褲的吊牌顯示,面料成分為棉60%,彈性聚酯纖維40%。
段先生還出示了國家羊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做的檢驗報告,檢驗報告顯示,該牛仔褲面料成分為,棉88%,聚酯纖維12%。段先生認為,檢測結果與吊牌嚴重不符,不符合國家服裝行業標準。
“不管含棉量高了還是低了,我認為這就是對消費者的欺詐。”段先生提出的訴求為,判令被告返還原告6487元及三倍賠償19461元,共計25948元。
被告
只是高質低標,不是質量問題
庭審中,被告方新華百貨的代理人稱,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。該代理人稱,他們經過查詢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得知,段先生曾多次、大量在其他商場購買服裝,并以同樣的理由起訴商場方,“我們認識他不是真正的消費者,而是職業打假人,其訴訟行為也無法保護消費者的利益”。
此外,該代理人提供了兩份檢驗報告,還請國家羊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工作人員出庭作證,證明吊牌上所標注的成分含量與檢測報告中的數據之所以不一樣,是由于檢驗中心工作人員的疏忽造成的,并不是欺詐行為。該代理人稱,這只是高質低標,并不是產品質量有問題。
“確實我們的工作疏忽,造成第一次檢驗結果有差誤,導致吊牌上標的和第二次檢測的結果有差異。”出庭作證的國家羊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工作人員稱。
庭審持續了一個多小時,雙方爭議的焦點在于吊牌服裝標注成分與實際含量不符,是否屬于商家對消費者的欺詐行為。
該案未當庭宣判。
泉辰印刷以精益求精的態度立足于印刷業20年,不僅幫助企業印刷優質的吊牌,而且給客戶提出完善的建議,深受廣大客戶的好評。來電咨詢:158-519-77851